禅诗解读

僧璨禅师《信心铭》

--前部分解读

一、引言

僧璨大师是禅宗三祖,一般认为是隋朝初期的禅师。《信心铭》是解读其思想最重要的文献,篇幅很长,思想繁复深邃,此处仅仅结合课上教学选取前几句自己稍微有些感悟的诗句解读。前人对《信心铭》的解读中都提到其最核心的内容在于“不二”,下文也会尝试结合这一核心词进行解读。

二、解读

《信心铭》(标题)

慧广法师解读信心铭三个字时,解释信为五十一心所法的第三类,也就是善心所中的一个法--“信”。信在字面的意思解释为诚实、不欺骗,做动词也可以解释为相信。信心直观地解释为相信心,也可以解释为诚实的心(将信做为心法,即是做一种观念来对待)。铭字面解释可以说是一种文体,同时也是需要铭记,类似纲领性文字。标题似乎是在说相信自己的内心,也可以说是内心诚实没有迷惘。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至道”是最极致的“道”,是一切规则的极致发展,或者是一切规则的起源(统一)。整句解释就是:终极的道没有什么难以理解的,只是不要挑挑拣拣,只要没有憎爱,就能马上明白。首先这里有个问题:拣择的宾语是什么?如果是至道,是不是说至道本身并不唯一?如果是道,是不是说没有选择的道就是至道,还是说至道的理解是建立在所有道之上还是至道本身就是所有道的集合?就我个人而言,既然说世间万物都有佛性,那么应该说是“至道”本身就是普遍的--至道本身是一种道的集合的称谓。而“唯嫌拣择,但莫憎爱”两句和六祖诗句“明镜本清净,何处惹尘埃”有类似的精神内核—事实判断本身没有什么对错。哲学家常常说认识世界总要受到有色眼镜的限制,但是有色眼镜并不待在眼睛上,而是在内心里,所见都是真实,是内心对感受的处理导致了观念的不同,才有了对错的区分。这两句同样都是再说要放下内心的道德判断,屏蔽内心对事实(道)的处理,反而能够得见真实(道)。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一句显得很突兀,前后相互联系似乎没有什么内在联系,这里只好先简单地解读为是三祖在作诗时,对弟子的规劝警戒。“欲得现前,莫存顺逆”的对象应当是与前句的“至道”统一,如果至道在面前出现,不要存在内心的顺逆。这和前一句的思想是一致的,都是要放弃自己内心的道德判断,绝对客观地理解、认识世界,不存在“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元旨,徒劳念静。”

这里就指出内心“违顺”相互的矛盾,是内心的病灶。这里前半句应和本文“不二”的思想。“不二”应当是对某种绝对存在的表述,这种绝对的存在可以视为思想的统一,也可以视为是独立于外界的某种存在。这里既然说不能存在“顺逆”,那么这里的“不二”也应当是独立的存在(处于内心而又独立于顺逆),而不是统一。这里的“心病”的根源也应当是需要通过摒弃“违顺”来根除。之后提到的“念静”应当就是摒弃内心违顺的一种做法。问题又来了,这里数次指出问题所在,但是从来没有明确过要怎么样解决问题?没有可以用来实际操作的手段。既然“违顺”本身是内心对外界感受处理后的一种内心的状态/反应,那么这里到底应该是在处理之后不做出反应;还是做出的反应不存在主观的“顺逆”反应;还是干脆不处理;甚至更进一步根本就不去感受(禅宗中完全封闭感受的人似乎也是有的),这里都没有说明白。“不识元旨”有人也写作“不识玄旨”,字面解释是不知道最初的意义(旨在古汉语中常作想法、志向解释)。这里的“元旨”到底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可以解释说这个“元旨”就是之前说的“莫存顺逆”的道理,即是说这一道理是学习禅最初的道理,也是说这是学习禅最根本的道理(“元”)。这样似乎解释得很顺畅,但是“元旨”也有可能是说世界最根本的道理--客观上的最初的道理,或者说是本来就有的道理。那么这样又可以解释说是在认识世界的时候要去认识“元旨”,世界本来是什么样子的就是什么样子的,不要经过判断地去认识,才能认识到真正的“至道”。

###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这里的主语应当也还是“至道”,“圆”是说至道本身就是圆满的,“太虚”比较难以解释(“太虚”是道教词汇,《信心铭》除去此处外也有多处使用道教术语),《道德经》中“太虚”一般认为就是“道”的代名词,是世界的本源,但是在古文的语境内,也常常用“太虚”来代指世界所在的宇宙,不过因为当时还没有对世界的观测能力和一般的天文认识,这里“太虚”所指的应当是广义上的世界。“圆同太虚,无欠无余”即是说“至道”如同这个世界一样(或者全部统一为道本身),没有少,也没有多。这里又有难以解释的地方:多、少都是相对的概念,但是在之前的论述中都一直在尝试塑造一个绝对的存在(“至道”),那么这里是说“至道”本身的存在没有多少的比较,强调这个比较的概念本身就不存在,进而从侧面描述一个绝对的概念;还是说“至道”不增不减,反映的是一种早期朴素的物质守恒的观念(当然从目前看物质可以转化为能量,但是是否也意味着世界总体的能量守恒,目前还没有定论)?“良由取舍,所以不如”字面上是说因为(源自于)取舍,所以“不如”。这里的“如”法音法师解释为是“吻合”,是说“跟你生命原本的本来面貌、本来的心态不吻合了……就破坏了你本来的心态,也就是不相应了,就破坏了你跟大宇宙的瑜伽。”我认为这里说的“不如”是类比了世界的不增不减来讲述内心的某种“不增不减”的状态,如同世界、至道是绝对的一样,内心对外界的判断(也是某种境界、状态、反应) 同样应当是不会改变的(不增不减),联系前文指的就是放弃了所有的道德判断,达到“莫存顺逆”。

###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有缘”和“空忍”明显相应。“莫逐有缘”是说不要去追求“有缘”,“有缘”的解释我查询了很多资料也没能得出一个通顺的解释。很多人解释“缘”为条件,我校老师在文明通识课程中解释佛教的“缘”为万事万物之间普遍的联系。这里粗略地可以解释为不要追求与自身相联系的事物,当然这句的核心应当在于“莫逐”,宾语只能模糊解释。但是紧随其后还有一句“勿住空忍”,不要强行忍受,是指对于这种“逐”的欲望,不要压制而是要消除它,用一种更为根本的方式结局,这种方式与前文也是统一的—没有好恶、放弃道德判断,消除自身的对外界事物的加工理解从而实现。最终的成果就是“一种平怀,泯然自尽”,内心平静,这种顺逆之间的矛盾(对有缘的追求)自己就消散了。

三、结语

作为禅宗的经典之一,《信心铭》很多的哲学观念与之后的六祖思想一以贯之,有很多类同之处,但同时在理解和表述上总有些许差异。在同时在思想语言表述上明显有我国传统的一些观念影响(全文中反复提到“道”,这一道教术语,但是却没有针对禅宗进行限定明确)。解读上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以诗为载体,很多语言的表述并不充分、严谨,主语和宾语多有缺失。再加上语言本身随时间就有很多变化,对于字句在当时时代的具体表义不明确等等因素,很多时候解读只能猜测。最重要的是自己本身对禅宗的总体思想把握不够明确,解读出的结果有各种可能,不能确信结果。自己理解不足,而表达更为困难,修改几次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说才好,正应了“言语道断”。

四、原文

原文附上:

《信心铭》

僧璨禅师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元旨,徒劳念静。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欲得现前,莫存顺逆,莫存顺逆。二见不住,慎勿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智者无为,愚人自缚。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万法齐观,归复自然。万法齐观,归复自然。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参考文献

《信心铭》释义,慧广法师,2017 ,“禅宗思想”。

《信心铭》直解,法音法师,1982,讲述文字。